
黄冈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继春
雄伟壮观的办公楼,高大宽敞的钢构厂房,工厂内机器轰鸣,车来车往,车间里到处是忙而有序的职工身影
……
这花园式现代化的工厂,这一片繁忙的景象,就是黄冈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的真实写照。然而劲马公司发展到今天,却历经坎坷,一路风雨一路歌……
风雨篇(
1958~1998
):小厂初创历荣枯
浠水县十月机械厂是黄冈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创建于
1958年的乡镇企业。该厂五十年代末以修理农用机械为主,六十年代生产插秧机、脱粒机、粉粹机等农用机械,七十至八十年代生产
C6136系列车床、汽车活塞、混合饲料粉粹机、砖瓦机械等。九十年代在武汉科技大学和郑州工学院帮助支持下,研发了多功能异型虎钳,获得了湖北省金鹤奖。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系列混合饲料机组曾赴北京参加全国农展会,研制的液压油缸成为当时二汽发动机厂免检产品,曾是全省乡镇企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1987
年该厂陷入极度困难。县镇领导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确定该厂为改革试点:以招标的形式产生厂长,实行厂长责任制。现任公司董事长马继春同志就是当时产生的厂长,由他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
1988
年,在他的领导下开始“攻关”窑炉机械产品,
1991年与当时黄冈华窑公司签订了联营协议,并与全国多家科研院校有一定的合作关系。
尽管十月机械厂在当时屡创辉煌,但是因为它一直没有自己的主导产品,无力更新机械设备,历经风雨侵蚀,厂房破旧不堪;加之自身机制不活,包袱沉重,终于在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下
关门停产。 由繁荣到衰败这巨大的落差仿佛一夜间就降临,昔日的荣耀一下子成为遥远的回忆……
改革篇(
1998~2007
):破釜沉舟立潮头
为了不让十月机械厂就此沉沦消亡,马继春不顾
身体状况极度不佳,不顾家人的反对,四方奔走,艰难凑齐了在当时像天文数字一样的
20万元租金,毅然决定独闯难关,租赁经营了 “浠水县劲马陶瓷机械设备厂”,这就是现在的黄冈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的雏形。
正是有了这租赁经营的三年,解决了原十月机械厂难以解决的若干问题:与改革领导小组共同解决了
200多人的养老保险,使百多名退休工人退休金得到保障;解决了十月机械厂下岗职工再就业近
200人,安排流动就业人员
100多人。稳定了环境,安定了人心。正是在租赁经营的三年时间里,该厂提高了产品质量,拓宽了市场的份额,在新老客户中重新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打造了“劲马”品牌。
到了
2002年
6月,三年承租期满。此时原十月机械厂职工代表为是否继续租赁而摇摆不定时,马继春却意识到,只有建立新的机制,顺应潮流,走民营股份制道路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之路。他的这一想法与上级领导不谋而合,当时清泉镇领导立刻成立专班:将十月机械厂当做全县乡镇企业改革第一“试点
”
。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继春于
2002年
6月带领
40位股东,破釜沉舟,筹资
234万元买下十月机械厂,在工商局注册创建了 “浠水县劲马陶瓷机械有限公司”。在华夏窑炉工业
(集团
)总公司董事长王旺林鼎力相助及黄冈其他窑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以窑炉机械设备为主导产品,同时积极与全国其他窑炉公司合作,产品创优出新并远销国外,终于以自己的窑炉机械特色撑开一片“晴空”。改制的成功激发了股东们的热情,“厂衰我耻,厂兴我荣”已经渗透到他们的血液之中。就这样,浠水劲马公司一步一个台阶,得到了稳步发展。